杰出的音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Maurice Ravel 及作品简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拉威尔 钢琴作品 杰出的音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Maurice Ravel 及作品简介

杰出的音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Maurice Ravel 及作品简介

2023-08-25 11: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拉威尔·莫里斯 (1875-1937),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在法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拉威尔的音乐,是以法国的音乐文化为基础的,在充分发挥管弦乐的色彩特点上,有着许多的创新。他作为印象派音乐家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他喜爱喷射出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人造烟火,喜爱富于诗意的洪亮的声响。他既是乐曲形式的大师,又赋予音乐丰富的色彩。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芭蕾舞剧《鹅妈妈》,小提琴曲《茨冈》和管弦乐曲《波莱罗舞曲》等。  

  《古老的小步舞曲》( Menuet Antique)

  《古老的小步舞曲》作于1895年,是拉威尔最早出版的作品,当时他还是一名巴黎音乐学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的学生。虽然这并不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可是这首短短八页的小步舞曲却毫无掩饰地预兆了拉威尔独有的作曲风格:传统与创新音乐色彩的完美调色。这首作品运用了欧洲十八世纪的传统舞曲结构和古老的音阶,配合上变化多端的半音和声色彩,形成一种优雅而清新的气质。这种小步舞曲的写作模式日后也被拉威尔反复运用,譬如他的《小奏鸣曲》第二乐章以及《库普兰之墓》的第五乐章,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拉威尔把这首《古老的小步舞曲》改编成交响乐作品,并于1930年1月11日首演,也表现出作者对这首作品的重视。

  《前奏曲 》(Prélude)

  拉威尔这首精致的《前奏曲》作于1913年,当时他是为了巴黎音乐学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的一次视奏考试而作的“试题”。虽然只有短短的27小节,可是当时要考生们即场弹奏出这首作品正确的气氛和音色,也是有相当的难度。这首A小调的作品充满了作者最钟爱的各种那个七和弦和九和弦,偶尔闪烁而过的半音和声为这首音乐小诗填上魔法般的色彩。

  《海顿之名的小步舞曲 》(Menuet sur le nom de Haydn)

  这首《海顿之名的小步舞曲》是拉威尔于1909年为纪念海顿去世一百周年而作的作品。当代很多驻巴黎的著名音乐家也参与了这个纪念海顿的行动,如Debussy, Dukas, 和 D'Indy等作曲家也因此写作了他们的“海顿式”小步舞曲。然而拉威尔并没有试图去模仿海顿的写作风格,他还是按照一贯的“拉威尔音乐语言”(Ravelian)来写作这首只有五十四小节的精致作品。他把海顿的名字巧妙地转化为这首作品主题动机的五个音。他把“H”理解为古日耳曼拼法的“B”,A和D就按照本身的音名,然后Y和N就用音名D和G代表。因此,这首作品的海顿HAYDN五个音旋律主题动机就形成了:B-A-D-D-G。

  《水之游戏》( Jeux d'eau )

  学生年代的拉威尔学业成就非常不如意。当年他所就读的巴黎音乐学院有一个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获得一个音乐界尊崇的学术奖项,否则就要被劝退学。可怜的拉威尔数次和Prix de Rome(罗马大奖,法国音乐类奖学金)擦身而过,最终在1903年被劝退学。可是他还是坚持以旁听学生身份留在了他的作曲老师Faure(福雷)的班里继续学习。其实拉威尔当时已经出版了多首成功的作品,其中最具影响力就是这首《水之嬉戏》(Jeau d’eau,1901),这也是他献给老师Faure的作品。

  很多人认为这首作品拉威尔是受了李斯特的《埃斯特别墅的喷泉》(Les jeux d'eau à la Villa d'Este 1870)的影响,以同样的华丽钢琴炫技色彩写下的作品。可是,E大调的《水之嬉戏》所具有的创新钢琴技巧及音响效果是史无前例的,他运用不断重复及重叠的固定音型,配上近乎双调性和声的重叠和弦色彩(C大调和声与升F大调和声)和丰富绚丽的各种大七和弦,加上大胆的朦胧踏板运用,制造出别出心裁的钢琴音响,令这首作品在现代钢琴史上创立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音乐史上第一首钢琴印象主义作品,也因此启发了德彪西的部分写作。

  乐谱上题写了诗人Henri de Régnier诗中的句子:“住在河里的神,被水搔痒嫣然嬉笑着”。代表着水之流动和水面波光的第一主题清澈闪烁,以华丽琶音伴奏着的第二主题象征着优雅的河神,互相在交替和发展,期间带着各种绚丽色彩的快速音群和乐思发展,把水的各种动人形态以最生动美丽的声音描绘得淋漓尽致。

  《库普兰之墓》( Le tombeau de Couperin)

  I.《前奏曲》(Prélude)

  II.《赋格》(Fugue)

  III.《福兰纳舞曲》(Forlane)

  IV.《利戈顿舞曲》(Rigaudon)

  V.《小步舞曲》(Menuet)

  VI.《托卡塔》(Toccata)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身材瘦小的拉威尔入伍成为了军队里的货车司机。亲历战场的可怕,加上1917年他的母亲的离世,令拉威尔陷入严重的情绪低潮,这段时间也没有写作,除了这部为悼念牺牲战友而作的《库普兰之墓》。

  如果按照字面翻译,Le tombeau de Couperin, 看似就是《库普兰之墓》,可是这个“tombeau” 字在17世纪的时候经常被用作“为悼念而作的作品”(a piece written as a memorial)。而这个曲名中要被悼念的这位Couperin,就是法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著名作曲家、键盘演奏家库普兰(François Couperin)。拉威尔表示,他并不是要用这首作品模仿库普兰的风格而向作者致敬,而是希望通过怀愐库普兰感性细腻的法国巴洛克键盘组曲风格来纪念他在战争中痛失的挚友。

  这首作品一共有六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是以一种巴洛克键盘舞曲体裁为蓝本而作,分别献给他牺牲的七位战友(其中第四首是同时献给一对兄弟)。第一首《前奏曲》(Prélude)里流畅灵动的三连音长流不息,双手的旋律互相模仿,仿佛是一个混合了多种色彩的声音漩涡,带来令人舒畅无比的流动感。第二首《赋格》(Fugue)虽然是用了复杂精密的三声部自由复调手法写作,却单纯地散发着简洁无暇的凄美色彩和丝丝冷静的高贵气质。第三首《福兰纳舞曲》(Forlane)的体裁来自一种古老的意大利民间舞曲,曾被库普兰多次采用于他的重奏组曲内。这个乐章也是整个套曲中最能明显突出拉威尔标志性写作特点之一,就是如何把古老典雅的传统舞曲格调与尖锐创新的二十世纪和声混合出超然独特的味道。第四首的名字来自法国普罗旺斯(Provençal)古老的舞曲。这个乐章共有三大段落,每段旋律开端虽然都采用了同样的回转音型动机,却展开了鲜明有趣的对比。第一段落是一首C大调轻快而典雅的舞曲,第二段是一首略带伤感的田园诗般亲切的C小调歌曲,而第三段落是第一段落的再现。第五乐章的《小步舞曲》(Menuet)弥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思古幽情,仿佛是一段对往事漫不经意的叙述,当中却经历了希冀、等待、焦虑、激动、失望、无奈、自怜等情感变化。这个慢乐章所营造出的高贵而悲凉之情美得让人心碎。最后一个乐章《托卡塔》(Toccata)是全曲技巧最难的乐章,活跃的主题由无穷动韵律式的短音符装饰而成,中间也不缺偶尔的抒情变化。乐章的结尾仿佛是要把整首套曲一直酝酿着的激情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在无限动感和热情中结束全曲。

  《库普兰之墓》于1919年由拉威尔邀请当时法国著名钢琴家玛格丽特•隆(Marguerite Long )首演,她的丈夫就是本曲《托卡塔》乐章所纪念的烈士约翰•马里亚夫上尉(Captain Joseph de Marliave)。同年,拉威尔把其中的四个乐章改编为交响乐作品。当时很多乐评和音乐家们抨击这首名为“悼念去世友人”的作品过多活泼流畅的美好声音,未能突显作品的意义。拉威尔回答道:“死去的人要永远被埋没在寂静中已经是极为悲伤的事情。”("The dead are sad enough, in their eternal silence.")

  《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I. Modéré (中速的)

  II. Assez lent (相当慢的)

  III. Modéré (中速的)

  IV. Assez animé (相当活泼的)

  V. Presque lent (几乎缓慢的)

  VI. Vif (活跃的)

  VII. Moins vif (比活跃慢一些)

  VIII. Epilogue: lent (尾声:缓慢的)

  拉威尔对舞曲风格这种体裁情有独钟。如果《库普兰之墓》中的舞曲是为缅怀18世纪前的舞曲风格而作,这套共有八个短乐章的《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则是因19世纪舞曲风格影响而作。拉威尔更清晰地表示,他的写作灵感就是来自于舒伯特的《高贵圆舞曲》和《伤感圆舞曲》。

  这个作品于1911年5月9日由钢琴家路易斯•奥博特(Louis Aubert)首演。这是一场由当时法国支持创新风格写作的“独立音乐协会”(Société Musicale Indépendante)举办的一场“匿名演奏会”,所有作品都会被隐去作者名字来演奏,由所有观众来投票猜出作者名字。这首创新前卫的作品令所有观众遇上了难题,从萨蒂(Eric Satie)一直猜到柯达伊(Zoltán Kodály)都没有猜对。据说当时只有德彪西准确地辨认出了拉威尔独特的风格。很多拉威尔的好朋友同行在演奏会后都向他发表了诚恳的评价,所谓是极端化地好坏参半。反对者认为这首作品中“未解决的不协调和声”过于辛辣尖刻,各种奇特的增五度和弦、七、九、十一和弦还有倚音听起来像“错音一堆堆”。而支持者就认为虽然拉威尔挺而走险作出了很多新尝试,可是这些创新的和声写作以及对于圆舞曲节奏特点作出如此多的变化(无论是速度还是节拍)都让人对这首作品入迷。而且虽然这些未解决和弦听起来非常杂乱无章,可是从谱子上就能看到当中精密巧妙之处,其实所有的创新和声都能清晰地以传统和声写作的原理来分析和辨认。

  前面七首圆舞曲都各具感情特色,仿佛是七个不同的情景七个不同的角色,每一首圆舞曲都标上了仔细的速度术语。第一首犹如是华丽堂皇的群舞,色彩缤纷灿烂加上明显的圆舞曲三拍子特点。第二首伤感而抒情的慢华尔兹透着幽幽的神秘感,时而倾诉时而诱惑。第三首轻盈而柔和,温暖亲密的六度和弦色彩是这首圆舞曲的特点,这首也是套曲里最小巧玲珑、精致高雅的一首。第四首圆舞曲充满活力和动感,一串串快跑的上行音型闪烁着俏皮精灵般的光芒,使得与其对比的歌唱性旋律声部显得更感性动人。第五首圆舞曲犹如是一段缓慢而略带忧伤的间奏,连串半音的神秘色彩加上犹如藕断丝连的和声延留效果为这首慢板营造出几乎如中毒般迷幻诱人的情欲暗示。第六首圆舞曲被不稳定二度、三度和四度占据了大部分和声写作,加上活跃的跳音和推进式的节奏感,这个乐章既有活泼不失高贵的气质,也有感人抒情的旋律。第七首圆舞曲是套曲中最具份量的一首。头尾两个相同段落的华丽炫目之处让人不期然联想到斯特劳斯的华尔兹,可是拉威尔独具的清新迷人和声为它增添了更多高贵的气质。中间段落的三对二节拍以及不协调和声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在第七首辉煌强劲的结尾后,第八首圆舞曲犹如幽灵般进场了。这首圆舞曲被注明是“缓慢的尾声”,所采用的材料是之前七首圆舞曲每一首最具特点的主题动机,而且都以朦胧梦幻般的变化形状出现,最后逐一慢慢地消失…

  在1912年拉威尔把这套《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改编为交响作品,之后更被拉威尔改编为芭蕾舞剧Adélaïde, ou le langage des fleurs)的音乐。

  《夏布里耶之风格》(À la manière de Chabrier)

  《鲍罗丁之风格》(À la manière de Borodine)

  这两首作品都是拉威尔创作于1912至1913年间的精致钢琴作品,分别用圆舞曲的体裁模仿了两位他非常尊敬的浪漫时期音乐家,法国作曲家夏布里耶(Emmanuel Chabrier 1841 –1894)和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Alexander Borodin 1833 – 1887)。尤其夏布里耶对拉威尔早年学院期间的音乐成长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力。《鲍罗丁之风格》是一首优雅华丽的快板圆舞曲。《夏布里耶之风格》采用了另一位浪漫时期法国作曲家古诺(Charles-François Gounod 1818-1893)的著名歌剧《浮士德》中的咏叹调《可爱的花儿,我祈祷》(Faites-lui mes aveux)为主要旋律,配上夏布里耶标志性的节奏与和声色彩。这首优雅和充满rubato的圆舞曲生动地浓缩了夏布里耶作品中高贵优雅又略带淡淡忧愁的气质。

  《夜之幽灵》(Gaspard de la nuit )

  I.《水妖》(Ondine)

  II.《绞刑架》(Le gibet)

  III.《幻影》(Scarbo)

  虽然并不是技巧出众的钢琴家,拉威尔却决心要创作一首被后世认为史上最难钢琴作品之一的《夜之幽灵》组曲。他曾经强调,这首作品“必须要比Balakirev的《Islamey伊斯拉美》要更难!”他在写作过程中也参照了李斯特各种炫技写作的特点来完成他这个心愿。《夜之幽灵》,完成于1908年,是一部包含了三首钢琴音诗的组曲,包括《水妖》(Ondine)、《绞刑架》(Le gibet)和《幻影》(Scarbo)。这三首作品是拉威尔根据法国十九世纪诗人布朗特(Aloysius Bertrand)的诗歌改编的。同名原著诗歌中的“Gaspard”原文来自古老波斯语的“魔鬼”或者“幽灵”,根据诗人布朗特所说,他这套诗歌集里的神话都是夜深人静时“幽灵”现身向他叙述的。而拉威尔这套音乐同名作品开辟了钢琴演奏技巧的新天地,成为他最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这三首弥漫这浪漫主义神话色彩的钢琴音诗各具特色,第一首《水妖》以凄美动人的旋律和波澜荡漾的“水之和声”见长。这首作品描写的是迷人的水妖向人类男子倾诉爱慕之情,可是最终被拒绝的幽怨故事。乐曲的一开始就由左手唱出水妖迷惑醉人的抒情主题旋律,右手的重复和弦伴奏用变化多端的增和弦大和弦交替色彩描绘出湖面水波连连的迷离景色,犹如是水妖从遥远湖底传出爱慕的歌声。这个幽怨的歌声接下来在不同的声部以不同方式出现,每次也配上不同的伴奏,描绘出诗中“我泛起的水花打落在他的窗前”、“洁白的浪花”、“荡漾的水面留下我游过泛起的落叶痕迹”等等凄美的画面,时而哀怨,时而激动,让我们联想到水妖对青年的各种诱惑和哀求。全曲的高潮由双手快速三十二分音符琶音奏出,波涛滚滚,心潮起伏。之后,音乐变得极为宁静,不过仍然听到波浪在隐约地翻滚着,水妖的歌声旋律再次优美如诗的唱出,犹如是描绘诗中“她歌声结束后,哀求我戴上戒指,跟随她回去水底王国做她的丈夫——湖的国王”。接下来的四小节是全曲唯一没有“水般和声”伴奏的单声部旋律,在右手缓缓唱出。这里没有了波浪的声音,只有沉重的语气,仿佛是诗中的青年对水妖说“我爱的是一位人间的女子。”这个无伴奏的旋律一结束,双手突然开始连串波涛澎湃的快速琶音(“极度悲伤和愤怒的水妖听完,大声痛苦悲歌),逐渐慢慢减弱,最后以宁静的高音声部双手琶音模仿微波荡漾中结束全曲(“苦笑伴着泪水,她逐渐消失在雨中,一道白色的水痕划过我黑夜中的窗户”)。

  第二首《绞刑架》犹如是一部音乐恐怖绘画,描写了绞刑架上挂着的摇摇欲坠的尸首和落日黑暗景象的阴森气氛。全曲速度缓慢,一直要踩着弱音踏板,配合上织体丰富而色彩凄凉的和声,营造出令人毛骨竦然的情景,犹如诗中所描绘的“落日使尸首显得更血红”的恐怖画面。乐曲中不断以不规则组合出现在不同声部的降B音仿佛是诗中所描绘的“从远处传来阵阵的钟声”。最后一个段落,拉威尔在谱子上注明“把旋律稍微突出,毫无表情地演奏(un peu en dehors, mais sans expression)”。逐渐,钟声回到了高声部,左手奏出虚弱的主题,音乐在孤独凄凉的钟声里中结束。

  第三首《幻影》中无论是高难度的钢琴技巧还是音乐所描写的邪恶诡异幻觉都是奇异而令人震撼的。Scarbo(幻影)其实是一只可怕阴险的侏儒精灵,他专门在夜间突然狂笑(突强琶音和激烈的震音),恐吓人类,并且每次可以突然在黑暗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乐曲中突然而来的停顿描绘了他诡异的突然消失)。乐曲中迅速的反复音,激烈的琶音,突然变化的织体以及强弱对比是钢琴演奏者面临最大的挑战。

  《镜子》(Miroirs)

  I.《夜蛾》(Noctuelles)

  II.《悲伤的小鸟》(Oiseaux tristes)

  III.《海上孤舟》(Une barque sur l'océan)

  IV.《小丑的晨曲》(Alborada del gracioso)

  V.《幽谷钟声》(La vallée des cloches)

  二十世纪初,拉威尔被认为是自李斯特以来最能展开钢琴技巧以及表达能力潜能的作曲家,他写作的钢琴技巧不但崭新而且提炼至极具演奏效果。他三部最具钢琴炫技创新代表性的作品之前已经介绍过两部,分别是《水之嬉戏》以及《夜之幽灵》组曲,还有一部就是《镜子》组曲。这首作品作于1905年,由五首乐曲组成,就如大题目所指,每一首都如“镜子”般反映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反射出现实世界中不同的影像。这五幅音乐图画分别是《夜蛾》、《悲伤的小鸟》,《海上孤舟》,《小丑的晨曲》和《幽谷钟声》。

  I.《夜蛾》(Noctuelles)

  这是一首和声色彩缤纷多变的乐曲,运用了大量的半音色彩。大胆的节拍变化和重叠节奏运用也成为这首作品的特色之一。作品一开始就用双手在高音声部描绘飞蛾颤动的翅膀在烛光下闪闪生光,断续而重复的渐强仿佛在描写飞蛾不断向着火光扑来扑去的情景。中间慢段落仿佛是一段哀歌,对飞蛾扑火命运的悲叹。

  II.《悲伤的小鸟》(Oiseaux tristes)

  拉威尔说这首作品他希望唤起的情景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里,可怜的小鸟迷失在黑暗寂静的森林。”两个重复音主题动机和装饰音风格回转音型描写了两种不同的鸟叫声。其余神秘的伴奏声部仿佛在模仿森林中寂静却神秘迷离的气氛。突然两下尖锐的鸟叫声仿佛惊醒了一颗大树上栖息的鸟群,乐曲突然由双手交替颤抖和弦奏出激动人心的高潮,模仿惊慌失措的鸟群突然飞起,散落去各个角落。乐曲再次堕入寂静中,开头孤单小鸟的叫声再次出现。尾声一段自由华彩写作般的闪烁段落由低至高至低,由慢至快至慢(犹如在漫无目的地寻找),最后逐渐消失在一段悲伤的结尾,隐约听到小鸟的幽幽的叫声已经飞到远处。

  III.《海上孤舟》(Une barque sur l'océan)

  乐曲开头的右手旋律仿佛是代表了小舟,孤独地漂浮于海浪(左手琶音)之上。这首作品的主要素材就是琶音,拉威尔利用变化多端的琶音写作营造出海上变幻莫测的海浪,时而平稳荡漾、优雅如诗,时而气势澎湃、波涛汹涌。代表着小舟的凄美旋律不断以不同形象在不同声部出现,仿佛企图在变幻海浪声中保持生存。最后,最初的主题动机在主调上再现,小舟静静地在波浪中继续摇摆。

  IV.《小丑的晨曲》(Alborada del gracioso)

  这首乐曲是从西班牙绘画中获取的灵感,拉威尔也在音乐中尽情地展露了他的西班牙Basque血统,尤其是作者日后改编的交响版本的配器,突显了他对西班牙民族风格的热爱。全曲都以西班牙的舞曲节奏支配着,一开始的活跃的节拍特点和模仿吉他装饰音的和弦仿佛是模仿小丑诙谐的舞步。中间抒情部分用朗诵调的语气刻画了小丑内心的悲叹。最后以辉煌灿烂的色彩重现了小丑在舞台上的形象。这首作品最受演奏者关注就是快速的重复音段落以及平衡四度的刮键,都属于拉威尔创新的炫技写作。

  V.《幽谷钟声》(La vallée des cloches)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谷中传了各种不同的美妙钟声,有嘹亮而长的,有遥远而清晰的,也有断断续续而且模糊的。中间段落出现的八度旋律歌声优美感人,有着超然物外的思古美感。当歌声逐渐消失后,音乐又剩下只有钟声回荡的情景,逐渐远去。

  《为已故公主写的帕凡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作于1899年,这首是拉威尔第二首正式出版的钢琴作品。这首钢琴小品虽然精致简洁,却蕴藏了拉威尔最迷人的音乐语言魅力和他标志性的高贵而感性音乐情感特征。虽然当时成为了最常被演奏的钢琴作品,拉威尔对钢琴独奏原作不是很满意,1910年出版了这首作品的交响乐版本,成为了与《Bolero》一样享誉至今的经典交响作品。

  帕凡舞曲源自欧洲16、17世纪的慢二拍子宫廷舞曲。而曲名中“已故”或“死去”中的字眼并非字面所指。拉威尔表示过他只是认为法文中“死去”这个发音与帕凡舞曲的发音非常押韵。不过据说拉威尔是因为受到西班牙画家Veláasquez所描绘的小公主肖像所启发,仿佛看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优雅的小公主在缓缓地跳着高贵的帕凡舞步的美丽画面。因此这首作品并不是为了悼念某夭折公主,而是表达一种对往事怀旧的伤感情怀。

  这首作品一共有两个主要旋律,乐曲结构接近ABACA的安排,当中B段和C段是采用了同一个旋律乐思变化出来的两段和声色彩、织体截然不同的段落。第一主题旋律出现在三次A段落,歌声庄重高雅而透着淡淡孤寂,表现出远古宫廷气氛。另一个主题旋律第一次出现在B段落时表达出无限的哀伤和忧愁,却不失纯真典雅的气质。这个乐思动机在C段出现时变化多端,丰富的和声变化与鲜明的强弱对比把作品的感情张力高涨到顶点。

  对于当时各种单调地为了表现作品中的“怀旧伤感”而速度过慢的演奏版本,拉威尔曾经强调指出,“这是一首为死去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而不是一首献给公主的已死帕凡舞曲》”(“Pavane for a Dead Princess, not a Dead Pavane for a Princess”!)。

  《小奏鸣曲》 (Sonatine)

  I.Modéré (中速的)

  II.Mouvement de menuet (小步舞曲的乐章)

  III.Animé (活跃的)

  《小奏鸣曲》 的第一乐章最初创作于1903年,本来是拉威尔参加一家音乐杂志《Weekly Critical Review》的参赛作品。这首作品当时竟然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因为参赛作品要求是“一首不多于75小节的钢琴小奏鸣曲第一乐章”,可是拉威尔的第一乐章整整多了8小节,不符合要求。不过这个比赛最终也因为杂志社倒闭而不了了之。接下来的两年,拉威尔继续写作了第二和第三乐章,完整作品于1905年出版。

  这首以古典的调性以及结构为原理的印象派作品再次展示了“拉威尔式音乐语言”趋于成熟。三个乐章都采用严谨而简洁的传统曲式与优美流畅动人的旋律交织而成,隐隐散发着17、18世纪法国古钢琴作品那种高雅清晰的特色。

  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下行四度”主题旋律动机成为了贯穿三个乐章的灵魂动机,它在第二乐章里化身成为优美的上行五度(转位)旋律动机,在第三乐章就变成犹如号角呼唤(horn calls)一般的上行五度动机。第一乐章采用了略加变化的奏鸣曲快板曲式(Sonata-allegro),更为精炼简洁。和声精致而变化多端,第一主题的伴奏音型犹如行云流水,而第二主题的层叠式伴奏声部就突出了优雅清晰的法国式典雅。第二乐章注明了是用“小步舞曲”形式写作,气质轻描淡写豪不做作。拉威尔曾经向他的钢琴家朋友玛格丽特•隆(Marguerite Long)表示,这首小步舞曲“应该用贝多芬E-flat大调奏鸣曲Op.31 No.3的小步舞曲乐章速度演奏”。而且必须要强调主题旋律中的后半拍重音(upbeat accent)才能避免把这个高贵典雅的速度错误演奏成简单乏味的华尔兹。第三乐章华丽炫目的技巧性写作把这套小奏鸣曲推上了一个生气勃勃的高潮。第一主题是奔跑冲动的节奏,带着一股活跃的冲击力量,极具托卡塔(toccata)式的写作风格;第二主题赋予优美的旋律性,丰富的半音和声营造出更感性的色彩。最后一段华丽辉煌的色彩和技巧展示将全曲的情绪带入最高潮。

· 韩国钢琴家白建宇独奏拉威尔全集 将在星海音乐厅演出三小时· 欧洲印象主义音乐解析——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音乐光影· 格拉威尔·优库:贝多芬、莫扎特才是作曲家· 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 ·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 印象派的继承大师:拉威尔·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